這集講詮釋學,最後一節才談及「詮釋自己」,但剛好談及了我很感興趣的文本解讀XD
詮釋的緣起也許是《聖經》,因為古人相信《聖經》代表來自上帝的真理,所以解讀需要非常準確,看看古羅馬至中世紀為了教義爭個你想我活就知道了。這樣假設了文本擁有客觀的意義,而作者(上帝)則對文本擁有無上權威。我們一般閱讀作品,會了解作者生平、創作源起,希望努力貼近作者心態,重現其創作情況,再以此了解作品。這是穿越劇一般的解讀方式。
另一種屬於多重解讀:文本未必有客觀的意義,作者並非唯一權威,讀者的詮釋不過從另一角度帶來觀點,他們的理解都可能成立。
後者的有趣之處在於為文本賦予生命,或是喚醒文本的生命。羅蘭巴特曾經提出「作者已死」——當作者死去,就是作品的生。從那一刻起,作品跳過作者,與讀者直接對話,而透過讀者不斷詮釋,為作品帶來了新的意義。另外,這種「死亡」並不一定指作者往生,如果讀者因時空、地域甚至文本自身而跟作者的距離拉開,似乎也傾向脫離作者權威。
這裡想起赫曼赫塞《Narcissus and Goldmund》某段,當Goldmund花盡心血完成以Narcissus為原型的聖約翰雕塑後,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因為雕像已經脫離自己(作者),跟他從此再沒有關係了,他對於作品來說亦不過他者,於是與師父告別,重歸流浪生活。所以說不定連創作者也能感受「作者已死」的情況。
另外,節目提到了「Pre-understanding」。這個詞語可譯成先在之見、先見、成見,不過「先見」與「成見」各帶褒貶義,不知道算不算準確——不糾結翻譯了,各取所需就好。總之,pre-understanding一般指一個人對事物的先在認識,雖說「先在」,其實難有源頭,而pre-understanding本身亦在不斷變化。
節目提到,例如每個人在不同年齡段對《小王子》、《紅樓夢》的看法會不一樣,文本依然相同,但人的狀態與心境不同,即pre-understanding已有所轉變,於是在不同語境下對相同文本就有不同的詮釋。每個人都懷著pre-understanding閱讀,而閱讀過程又會翻新原有的pre-understanding,再進一步,新的pre-understanding會繼續影響我們對同一事物的認知,整個過程會不斷重複。可能正因如此,「基礎」才會顯得重要,小學的知識到了中學被推翻,中學的知識到了大學被推翻,只有不斷翻新才能堆疊,就像行樓梯一樣,要有一級的先在詞彙、思考框架、概念,才能踏上另一級。
我喜歡這種想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