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星期三

藍黃之爭

平日與人討論時總是避免以「藍絲」、「黃絲」為代名詞,感覺實在別扭。以名詞標籤他人,同時會助長他們的身份認同,比如雙親就愛以「我地藍絲」自居,起初不過是用以表明立場,到了後來提及這個稱呼時,竟帶有沾沾自喜的語氣。立場先行,會嚴重影響溝通,這不是好事。

所謂黃絲陣營尚有和理非與勇武,當中還有很多小分支,每個人的意見都不相同,但萬幸如今大多都明白交流原則——再意見相左也不可分化。藍黃撕裂則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立場不同就如殺人老母,只要我稍為表達維護示威者的意見,雙親就爭先恐後要將「黃絲」label貼在我額上,然後放棄思考繼續「愛國」,有時真的很無力,怒火也無從發洩。老實說,這類人已經很難再理論了,那麼我能做的,大概是盡量不要指著對方瘋狂標籤其為深藍仆街。指來指去一同潑婦罵街有失風度,而且即使他們困在屋中裝睡扮蠢,也不能完全鎖死溝通的大門。

沈旭暉這篇文章滿值得看的:
後物質少年時代:他們激進嗎?

最令人憂慮的是,當「物質世代」試圖將「後物質世代」的衝擊簡化為「反暴民」這「核心價值」,同時卻不斷以「物質衝擊」的方式回應,例如撕掉甚至燒毀「連儂牆」上的告示、攻擊守護的民眾,警方以寧枉勿縱方式對待示威者與記者、展示被「後物質少年」衝擊的肉體等,結果只會令「後物質世代」豁出去,「拆一建十」、「連儂人」、「遍地開花」之後,相信唯有進一步的「物理衝擊」,才能保障核心價值,成為「物質老人」決戰「後物質少年」的悲劇。
既然如此,我們對社會上已出現、正出現、將出現的陣痛,更應該以同理心易地而處,代在盲目妖魔化和美化之間,認清客觀事實,尋回自己的初心。
個人不相信和解可以出現,但別人沒良心,不代表我也要丟掉同理心。

至於有人祖墳被挖,我沒甚麼道德感,只能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人在做天在看。

2019年7月21日星期日

香港人


【反送中MV】 歌名 : 《 香港人 》 原曲: Shall we talk

翻唱: 鈣細佬
改詞: 餘生+一眾連登巴絲
影片: 余知秋

誰受傷 誰人做替罪羊
誰人像雞蛋撼牆 不惜重傷
壞人拔槍 人潮內槍聲響
然後扮母親惺惺安慰真牽強

繁華不過是煙幕 自由之都已沉墮
迷人紫荊花蕭瑟散落長出惡果
從前亮過燭火 明天怕亡魂是我
滅了光 滅了火
滅了誰的聲音都已無奈何

陪我闖 陪我闖一個夢懶問誰說不可
齊去闖 無悔一身傷痛心像最初
同福 總要同禍 團結 美夢會結果
寧願打輸不要呆坐
齊去步入戰火 我未怕過

誰漸覺醒 誰人為正義忙
誰人在獅子山頭點起了光
淚痕抺乾 亡魂沒有被忘
猶如在我心一起抵抗這境況

沿途不免又失落 但人必須有期望
如同七色紙點點貼在寬街窄巷
敵人漸已不安 繁花已全城盛放
讓我闖 伴我闖
共我拿穩這一把傘別要慌

陪我闖 陪我闖一個夢懶問誰說不可
齊去闖 無悔一身傷痛心像最初
同福 總要同禍 團結 美夢會結果
寧願打輸不要呆坐
齊去步入戰火

陪我闖 陪我申張正義結局誰會高歌
無法躲 齊心衝出去不要理無謂枷鎖
同福 總要同禍 難過 結伴跨過
維港 維繫你和我 亂世之中分對錯

誰在闖 誰人伴我在旁
原來是真香港人 點起了光
是誰又闖 前路大家開創
原來是你使得這未來

很喜歡這首的改詞,那天在公司看了一半就有點眼睛發酸。
幾年前肯定想不到我會對這群巴絲心生感激,全賴你們,我終於學會信任童話,追求天際的白馬。這不僅是政見或立場的轉變,而是再難以實現的信念,我也明白要去堅信到底,然後站起來行動。因為再反感再過感,這也是無法逃避的事情,我希望做個隱士,可是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依然每日叫囂,不斷怪責毫無作為的自己,那麼,我何不遵循那道聲音呢。
想起德米安在酒吧對辛克萊說的話:

「親愛的辛克萊,」他緩緩道,「我不是故意要說一些讓你不開心的話。而且,我們兩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出於甚麼目的才這樣酗酒。但你的內心卻知道,它支配著你的人生。知道這一點就好了:我們心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無所不知,無所不願,一切都做得比我們更好。抱歉,我得回家了。」
總之,謝謝你們。

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

豁然開朗

簡而言之,我想通了。前一陣子總在說要思緒自洽,但也只是下巴輕輕的話,經過好一段時間的掙扎糾結,如今才算踏出了第一步。

之前我對義士、烈士的觀點錯誤,不刪除了,引以自省。還是想得不夠深入,這個時代固然不需要譚嗣同,但譚嗣同好端端也不想去死吧,他何嘗不希望富國強兵、光復中華?但大清國情惡劣至此,他已走投無路,只可以死明志、從容就義,前者是風骨,後者是風度。沒錯,選擇活下去或犠牲性命都需要勇氣,但我必須承認,我絕無捨生取義的決心,光憑這點,就不能對烈士有任何指責。更何況,為大義而抛灑熱血,此乃英雄所為,無論是譚嗣同,或是兩個甲子後的幾位烈士,並無分別。在此特向烈士賠罪,願安息。

理清思緒,立場扭轉,Y君笑說我竟像被人傳教,態度轉變之快令他陌生。

如果按其「跳崖」比喻,這次思考的過程與信教說不定有那麼一點相似。明知千仞山崖陡峭之極,但你相信自己往下跳也死不了——這是宗教式的相信,需要全心全意的交付,然後置諸死地而後生。忽然想起《兩都紀事》那句「墯甑不顧,又有何難?」,一直喜歡這句話,但我非顏后,墯甑不顧難如登天。可是啊,我也在崖邊徘徊很久了,再這樣下去,便是遊魂野鬼也是散去魂魄了。

於是我明白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喊一句「丟那媽頂硬上!」然後奮力跳下,把無謂的執著甩在身後,才能體驗飛翔的感覺,走出洞穴,仰望星空。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

關於騎士的筆記

前一陣子萌上一對CP,看同人時見人提及「中世紀paro」後開始自行FF,奈何對西史毫無認識,便是妄想也沒有燃料,於是閱讀了一些關於騎士的資料,順藤摸瓜又看了一大堆有關無關的文章,先作整理好了。資料來自五湖四海,有待商榷處甚多,只是簡單的筆記。

提到騎士,腦海首先冒出童話插圖般的畫面,騎士牽著白馬在城堡之下仰望,金髮公主從窗邊探出頭來,兩目相對含情脈脈。這是我對騎士最初的想像——他們地位並不顯赫,願意以效忠君主的心守護女士,面對心上人時多帶有仰慕之意。前者由上而下,是因為擁有強大的體魄力量,後者由下而上,是因為他們需要心靈上的慰藉。後來看《納尼亞傳奇》,覺得亞斯蘭冊封四王那段特別震撼,彼得一手持盾一手持劍,以亞斯蘭之名為納尼亞戰鬥,則展現了來自誓言與儀式的浪漫。當然還有亞爾托莉雅,那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騎士王,孤高而聖潔的身姿即使沾了鮮血,也是凜然不可侵犯。他們為宗教而戰、為國家而戰,忠貞而堅定,使騎士彷彿成為正義的化身,魅力無窮。如果讓我寫出一個騎士角色,也肯定會以這些想像為藍本(這倒無關好壞,浪漫化想像也是創作的一環)。

騎士有其道,並非純粹聽令戰鬥的騎兵。

騎士本為擁有土地、財富(有錢才能擁有戰馬與武器)、戰鬥力的貴族。在封建制度之下,從領導者角度來看,領主要依靠他們戰鬥,又要確保他們聽命於己、保持社會秩序。宗教勢力極盛的時期,騎士作為強大的戰鬥力量,教會亦出於相同的原因,設法使騎士歸順。為了確保騎士尊王守序,便需要加上道德或宗教方面的約束,令騎士之道慢慢成形。

塑造騎士之道的幾個元素:
  • 儀式:賦予額外的榮譽,令騎士生出自我認同,願意以戰功換取美名。
  • 教育:騎士的培養有相較完善的制度,他們需從小到上級騎士家中成為侍童,除了學習作戰,亦會學習道德與知識,耳濡目染之下自成美德。
  • 騎士文學:騎士文學不只是現實騎士的虛幻鏡像,其傳奇或詩歌經過傳誦,某程度上亦有助塑造騎士精神。

引用wiki
騎士精神(chivalry)這一詞彙形成於古法語中的chevalier,源於中世紀拉丁語caballārius。chevalier最初是指處在貴族地位,在被需要時能夠裝備戰馬與重騎兵武器的人。該術語在1292年開始出現於英語中。
騎士文學於11-13世紀興起,流傳於宮廷,亦成為與教會文獻相異的偏世俗文學。這類作品帶有宣傳與教化之用,作品本以現實的騎士為藍本,道明何謂騎士典範,或是「理想的騎士」,既為後世帶來浪漫化想像,同時亦塑造了騎士精神,從而反過來改變了騎士的特質。

然而,騎士之道乃理念,實際上騎士亦是凡人一個,既有英雄王者,亦有流氓人渣。何況,正如「科舉進士」於不同朝代有不同定義,騎士亦非特定時空的特定身份,而是隨時代變化、各國習俗相異而各有不同。騎士身份相信於法國卡洛林王朝成形,慢慢成為現代人更熟悉的「騎士」形象。隨著中世紀各國混戰,時代演進,騎士的定義亦隨之而變。若單以時代籠統分類,同時不去理會同時期的地域文化差異,私以為可分為:

8-11世紀:騎兵貴族
騎士自卡洛林王朝(約751至911年)開始,一部份原因為封建制度漸趨成熟。直至11世紀,采邑制廢馳,騎士身份因而出現變化。
此時的騎士既是底層封建貴族,亦要向上級領主服兵役,參與戰鬥。對騎士的培訓、冊封儀式亦逐漸成形,屬於騎士制度確立的階段。騎士是貴族,這一點很重要,騎士總予人優雅、富有、高貴的形象,與其身份密不可分。

11-14世紀:宗教戰士
私以為是騎士地位上升的時期。這段時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十字軍東征。此時騎士大多依然為貴族,並得到另一身份——教會的合法戰士。一方面,許多地位更高的貴族亦自詡騎士,如獅心王查理,騎士開始成為榮譽的銜頭;另一方面,十字軍東征促成各大騎士團成立,騎士自成具有兵力而富甲一方的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11-13世紀宮廷詩人與騎士文學興起,可見騎士地位之重。

——待research——

14-15世紀:
目前我所知的事件有:英法百年戰爭、文藝復興。百年戰爭期間,不少貴族騎士受制於英格蘭長弓手(傳統而言弓手地位應不如騎兵),地位有所動搖。戰爭導致國家大量冊封騎士,許多騎士本為平民出身,英格蘭的騎士有不少於戰後留在歐陸,佔據土地或大肆搶掠,亦有部分轉移至較混亂的地區(如意大利)成為僱傭兵或軍閥。
另一方面,戰爭之中亦有不少騎士事跡流傳。

15世紀以後:
熱兵器開始出現,騎士走向衰落。

疑難未解:
起初覺得騎士是歐洲的產物,但總有人說薩拉丁完美展現騎士精神,因而不敢肯定。
對騎士團未有深入了解

——待research——

回到同人,「中世紀paro」雖以歷史為材料,實則仍屬於文字創作,描寫騎士角色時加入大量浪漫色彩倒也無可厚非。文學創作需在嚴謹考據與穿鑿附會之間取得平衡,當中卻絕非50/50的比例,老實說,我還是有點拿捏不準。我既敬佩馬伯庸寫《長安十二時辰》能夠參考海量史實,更仰慕鐸雅上神寫架空小說或同人的自在風流,真的太難取捨了。

2019年7月7日星期日

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辛棄疾
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人情展轉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
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別語慰相思。短篷炊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詩。

鷓鴣天,詞牌名。亦稱《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杜甫《人日兩篇》)
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鷓鴣天》辛棄疾)
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也是春寒了(顧隨《踏莎行》)

老杜二句無生的色彩,也無力的表現,不及稼軒之二句。文學是表現,不是論述、說明。論述在詩人尚有佳作,說明最下。稼軒二句是表現,老杜二句是論述,余之二句是說明。
《中國古典詩典感發》P.121

第一次看這首詞的時候就喜歡得不得了,詩情畫意,琅琅上口,疏朗而不失溫情,其實詞牌也有影響。鷓鴣天的下闋首三句本來就很有音樂感,換成「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就算不是詩,也可以是一首聖誕歌w

此詞用以勸友、安慰,而說理味道不重。正如顧隨先生說,既「有生氣有活力」,也充滿溫情,於是「人情展轉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也不似生硬教訓,而是能聽進去的道理。

「梅似雪」,見陸凱《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折柳寓意送別,不必多說。

「短篷炊飲鱸魚熟」,用典,晉張翰思吳中菰菜、蓴羹、鱸膾,遂歸吳。

松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更名為吳淞江。

除卻松江枉費詩,當真瀟灑。

2019年7月1日星期一

殉道者

見Y君言辭激烈,話不投機,為免傷和氣便在此發洩。
以身殉道乃高尚之舉,但這個年代不需要譚嗣同——應該說,到了這個年代,我們要避免有人成為這種人物。以史為鏡,並非叫人一味復古、仿傚,看到了文字裡的金戈鐵馬碧血丹心,然後硬要將之往自己身上套,豈不本末倒置?我們與死去的人是兄弟姐妹,因為我們同出一脈,卻未必便要將其捧為英雄烈士。他們有選擇死亡的勇氣,我也有選擇活下來的勇氣,在我看來並無分別。
願死者安息,但何必道歉。沒錯,我害怕死亡,但這不代表苟延殘喘,因為我並不害怕活著,以面對這個荒唐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