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噤口群鴉集禁林

非常精彩,引例劍指納粹、日本皇軍暴行,弦外之音繚繞不絕。若用風骨二字實在太重,但我覺得,或許這是學者目前可以做的事。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最高の片想い

忽然跳出來的Youtube推薦,懷舊一下。這首高中的時候一直聽,明明連彩雲國物語也只看了幾集(。)

於是才發現自己特別喜歡這類聲線,清澈如流水,帶著明顯的女性韻味,算不上美聲也沒有太多顫音的那種。要命,要用文字形容歌聲真難。

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筆記系統(下):筆記系統元素與電子筆記工具

選擇筆記系統

這週比較清閒,在公司看了點補充資料,整理如下。

選擇筆記系統

前文〈The Zettelkasten Method〉的作者提到幾款較稱心的筆記系統,包括紙本筆記、Workflowy、Dynalist、Zettelkasten筆記法。

紙本筆記方便捕捉一閃即逝的念頭,Workflowy與Dynalist則是相似的大綱式筆記系統(outliner),方便有邏輯地串聯想法,對作者而言,前三者均為有助應用Zettelkasten筆記法的工具,所以其評論亦偏重這一點。

誠然,筆記種類繁多,電子筆記系統除了版面各異,負責處理的問題亦有不同。比起逐項介紹筆記工具,更理想的是按照筆記系統的功能或元素分類,以便使用者按需要選擇工具。

2020年6月19日星期五

不得其醜

讀〈天硯〉,提及「少年視硯,不得硯醜」,深有同感。小時候參觀端硯工坊,實在不明白為何有石眼的硯定價要高出好幾倍甚至幾十倍,至今亦然。看到石上青眼暴凸,總是想打冷顫,始終不諳以醜為美的妙處。

《陶庵夢憶》的〈奔雲石〉、〈木猶龍〉、〈天硯〉三篇緊接,剛好三者我皆以為醜,但張岱卻能賞其美。

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基督教教會與君權

基督教教會與君權

中世紀歐洲的基督教教會 | 即食歷史

意外發現這個歷史網站,篇幅與內容確實很即食,排隊等車時看幾篇也不錯。除了填塞時間,也有另一種填充作用。以前學校不設西史課,加上散漫偷懶,對世界歷史的認識僅從零碎閱讀得來,就算認識古希臘城邦、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共和國之類的名稱,也不能組成完整脈絡,連打開維基也因陌生詞彙太多,點開相關連結順藤摸瓜個沒完沒了。這些文章剛好可以串連這堆名詞,也能按著內容查資料,實在方便不少。

2020年6月13日星期六

筆記系統(上):從Zettelkasten卡片匣筆記法說起

網上閱畢〈The Zettelkasten Method〉,借題發揮,寫一下關於Zettelkasten筆記法及筆記系統的話題。

以上文章架構很清楚,不過真的很長……還好網頁設計成目錄與正文並排顯示,不然很難順著脈絡看畢全文。之前也看過關於閱讀電子文獻的討論,說不定這種顯示方式真的有可取之處。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

《懸日》

是白袍 + 長馬尾!那種成熟的女性魅力太迷人了,大學時代的妝扮年輕又自然,最後流淚那幕也很好看,總之田馥甄就很好看。

最近的幾首單曲越來越文藝了,旋律聽上去舒服但不是很突出的那種,整首都很平淡,顯得「沒有煙硝 互動健康」的尾音突兀。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帶點流行曲風(?)的作品,比如《靈魂伴侶》、《最暖的憂傷》那種就很耐聽。

好吧,這次就是看MV而已。

2020年6月6日星期六

筆記:哲學二打六 (二)


非常欣賞哲學二打六的形式,各種視角與觀點出現,討論脈絡卻依然清楚。將實際發生的情景完整呈現,任由觀眾理解與判斷,似乎更能激發思考。

這集討論了2條問題:

  1. 球迷本身是否不理性?
  2. 人為甚麼喜歡看虛構故事?

這些問題歡迎理性討論,卻不會有標準答案。因為問題看似簡單,卻隱含太多內容(implications),根本無法三言兩語概括,也不可能輕鬆得出總結,而世事大都如此,連「球迷是否不理性」都可以讓人爭辯良久,更何況是更複雜的政治社會議題?一味簡單劃分敵我陣營,標籤分好了,再攻擊對家,只是偷懶而不負責任的做法。

由此延伸,就能得知討論出現衝突的原因:一方提出觀點,可能論據或論證過程出現問題,其觀點卻未必錯誤。對方回應時,指出其證據不足或論證偏差,也是合理的行為,攻擊其論據不等於攻擊問題或立場本身。日常生活中,卻有人視之為對自身觀點的攻擊,甚至誤會成對自身的攻擊。情況至此,也就偏移得跟問題本身無關了。

另一個觀察就是離題的情況。只要是多人討論,總會聊著聊著扯開了話題,比如從「為甚麼看虛構故事」的問題開始,演變成「甚麼是虛構故事」→「虛構故事真的是虛構嗎」→「怎樣理解故事」→「故事的因果敘事」→「故事是人類認知外界的形式」,已經離題萬丈了XD 所以需要有人定期重申問題,才能回到重點。當然,閒聊天南地北倒沒所謂。

剛好對兩條問題都很感興趣,所以做了一點筆記。

討論問題1:球迷本身是否不理性?

首先就是情理並生的矛盾,牽涉情感的命題也許仍有理性分析的空間。

比如「球迷本身是否不理性」的問題,如果希望簡單處理,答案或許就是「球迷就是喜歡看足球的人,那是熱愛,哪有邏輯可言?」牽涉情感,沒有邏輯,似乎就不能理性分析了。對某件事物投入熱情,而情感付出之後,就會衍生相應的行為。例如球迷狂熱導致場面失控,出現互毆等情況,這類行為牽涉到公共層面,一旦出現,也就落入道德、社會、文化的範圍了,其實依然有理性分析的討論空間。誠然,有些命題確實難以理性分析,不過數目大概沒有想像中多。很多時候,認為「不能分析」只是因為未能以其他角度切入探討,或是偷懶不想動腦筋分析。

後面還提出了另一問題:如果球隊更迭,或換走多數球員,球迷依然會追隨球隊,那樣理性嗎?相似情況就是「如果喜歡的人改變了,那麼還是我喜歡的那個人嗎?」

這裡立刻想起了《終將成為妳》第38話,沙彌香對燈子解釋自己認為的「喜歡」是甚麼:

重點在於「一直」,也就是改變的連續性質。因為喜歡的對象不是忽然由A變成B,正如球隊也不是一下子換走所有班底,或由榜首掉到榜尾,當中有其歷史與過程,即是連綿接續的變化。正因如此,這種喜歡亦伴隨變化持續發展,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討論問題2:人為甚麼喜歡看虛構故事?

這裡延展出一堆定義問題:甚麼是虛構故事?怎樣算虛構?怎樣才算故事?

到了後半,「故事」指代的意思已經轉移。大致意思就是「故事」其實是人去理解或認知事物的方式,亦會以這種敘述意識去理解自己與人生,比如視人生如故事,而我則是主角。藤摸發現四哥已經寫了幾篇文章解釋這個主題,就不詳談了。

暫且拋開以上理解,視「虛構故事」為創作成果的話,有幾點特別有趣:

  • 現代與古代對待故事的態度不同。正如神話或傳奇故事,古人以故事解釋當時無法理解的現象,所以對他們來說,故事即真實。對現代人來說,故事已經脫離真實。
  • 故事經由社會與文化傳遞而流動,也包含社會規範。可以說,故事對於人的影響,便是外部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例如很多人認為四大名著出色,即使我沒看過,也不明白出色之處,也會同意這種說法。但另一方面,經典謂之經典,得以流傳至今,當然有其原因。那樣的話,似乎還是有客觀的因素判別何謂「經典」。
  • 故事也許帶有既定的意識形態,那麼,似乎儘量包含多種視角或觀點(multi-perspective)的故事,才能避免觀點傾斜,令作品失去平衡。從審美角度,觀點碰撞帶來戲劇張力,往往使作品更加出色。
  • 作者是故事的弦外之音。除了故事中的角色或旁述者之外,結局、鏡頭、敘事視角已經表明作者的立場,所以在一個故事之中,作者自身也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