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很少留意香港的動漫展,連動漫電玩節也只去過一次,確實如講者所說精品很多,加上自己喜歡的都不算熱門作品,同人本就更少了,就算去了也興趣缺缺。結果在平日留意的動畫評論網看到這個座談會,本來打算有機會去逛一下同人展,可惜疫情變得嚴重,活動延期了。
看資料時發現,參展組織比我想像中多很多,平日總覺得本地沒甚麼創作者,那只是我井蛙之見而已。
說回座談會,三位嘉賓都是本地同人創作者,分別是來自冬日月夏的畫師與文手,以及職場動物園的畫師。這場的氣氛比第一場拘謹,可能因為後者定位是評論者,又有網台經驗,這邊則是同人畫師與文手,倒是反映了「評論與創作」跟「同人創作團體」確實有點分別。
幾位曾經參加香港、澳門、臺灣(FF、CWT)、日本(Comiket)的同人展,所以提到了幾處地方的分別。日本CM為同人發源地,消費能力也最高,即使會有語言不通的情況,相信喜歡同人的話總會想親身體驗一下。臺灣同人展規模亦很大,澳門規模較少但作品種類很多,而香港則是本地主場,可以跟同好以母語交流,那是無法取代的體驗。
從參展者角度去了解同人展實在有趣。對他們來說,販賣同人作品,也算是一門生意,實際情況很難預料。金錢投入必不可少,花去印刷、宣傳、報名費用後,也要為最壞的情況打算,因為有機會血本無歸。
正因如此,參展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每場同人展各有分別,不同地方甚至有自己的風格,明白受眾更偏好哪些作品,還有哪種類型的二次創作成品(比如書、漫畫、精品之類)。買家消費意欲更有季節、時期之分,比如新年後的同人展生意較好,當中提到同人與本家衝突的趣事:如果Fate / Grand Order在那段期間出新卡,同人作品就較難售出,因為玩家要儲錢抽卡。
另外就是港澳臺三地對小說的反應其實都很冷淡,因為總有人以為臺灣的反應會比較好XD 事實上,即使是臺灣本土,也有日本輕小說翻譯、臺灣本地輕小說在競爭,加上同人小說出版周長比漫畫本要長,很難維持人氣。
至於創作體驗的分享也很不錯,印象比較深刻的提問是「如何在工作時間以外創作?」那位寫手說由於有正職,只能「偷時間」創作,比如通勤坐巴士來回一小時,已經可以在電話寫小說,加上車程有時間限制,反而可以帶來壓迫感。
幾位笑言只要參展一次,就能得到一份Marketing職位應有的技能,因為出版作品、宣傳、參展都涉及現實生活的交流與籌劃,需要市場營銷、專案管理、成本控制,並不再是單純的創作。從靈感浮現到成品出售的漫長過程之中,意志力會不斷消磨,要努力堅持才能走到最後。但是,這樣不就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了嗎?係愛啊,哈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