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原子,其實借用了數據庫管理範疇的ACID概念,當中的「A」指「Atomicity」(原子性),代表了一種獨立而完整的狀態,而且是All or nothing——這種狀態要麼完成,要麼全部不能完成,就跟原子一樣不可分割:
//Atomicity(原子性):一個事務(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或者全部完成,或者全部不完成,不會結束在中間某個環節。事務在執行過程中發生錯誤,會被回滾(Rollback)到事務開始前的狀態,就像這個事務從來沒有執行過一樣。即,事務不可分割、不可約簡。//
到了知識管理層面,鑽研此道的Andy Matuschak則在〈Evergreen notes should be atomic〉提到,「原子性」的概念可以應用至筆記之中,更認為筆記應該符合此原則。他提倡在一篇筆記之內,只記錄一個觀點、立場或概念,而筆記內容必須盡可能完整地覆蓋這個主題,才能確保筆記完整而獨立。
比如說,一篇題為「筆記應該符合原子性」的筆記只會描述此一論點,或加入論據支持及部份論證,但不應包括「何謂原子性」、「怎樣做原子筆記」的內容,因為俱與主題無關。在這種原則下,原子筆記(Atomic notes)的題目必須定義清晰,而內容僅為題目服務,不會出現題外話,確保資訊實用。
這種理念跟編程的思維有點相似,程序員在建立一個元素時,往往希望能夠重用這個元素,因此元素內的條件會指向明確而單一。若以日常事例比喻,則如同玻璃回收過程,玻璃瓶一經回收,不論是哪種設計或質地,都會經過破碎處理,才能再次變成其他產品。那麼,原子筆記更像是破璃碎的狀態,只需稍加分類,就能進入下一階段,成為其他物品的原料。
所以,在整理知識時,原子筆記的優勢便會體現。比如這篇電腦玩物的文章提到,Zettelkasten卡片匣筆記法就體現了原子筆記的用法:
//就像「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的發揚者Niklas Luhmann那樣,建立知識節點的索引卡,然後才能自由的組合成各式各樣的知識網路。//
筆記主題單一,引用時比較方便,例如提到「Zettelkasten卡片匣筆記法」時,只需像這樣連結之前的文章,一來方便自己重溫,二來也為原子筆記加入額外的參考資料,卻不致離題。這種形式更能鼓勵人將主題相近的筆記串連,而這種串連正是建構知識體系的關鍵。
從反面看,原子筆記可能會顯得細碎,但筆記系統本來就涉及彙整資料的一環,只需將多篇原子筆記整合,變成目錄式筆記就能解決問題,這是後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