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講仇恨與和解。仇恨出現後,似乎和解是必然的終點。
姑勿論世界和平之類的願景,從實際角度出發,和解屬於生活需要,因為仇恨持續將導致鬥爭不斷,最終只會兩敗俱傷,那麼,為了保全自己,和解總會出現。比如說,就算父母都是藍絲,大家還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無謂難為自己。另一種則是法律上的和解,類似TVB那套《以和為貴》的調解工作。
當然,以家人為例子未必準確。正如主持引用魯迅那句「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有些仇恨可以原諒,有些則無法接受,自然也難以達成和解。
巴黎和會就是難以收場的例子。
一戰結束後,很多帝國瓦解,歐洲經過戰亂變得瘡痍滿目,於是各國發現還是需要坐下來好好談,試圖解決問題。即使打得天昏地暗,其實那些國家並不想對方徹底毁滅,而戰爭亦不斷耗損自身資源,所以和談出現的原因其實是「不想攬抄」。
當時的和會是舉世盛事:
「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代表二十七個勝利國家。除正式代表外,各代表團並擁有大批的學者專家及顧問。」
感覺有點像武林大會,而各國領袖都聚在巴黎,任何決定都能為國家帶來重大轉變。於是巴黎和會變成了許願樹,大家打算在一次會議解決所有問題,連遙遠國家的代表都想參與其中,希望發聲。然而,是次會議顯然不是許願機,更埋下二戰伏線,導致更嚴重的戰爭在日後爆發,和解亦不過一場幻象。
另一方面,和會體現了國家之間的籌算。例如戰勝國向德國索償,背後的考量是自身經濟狀況,或是試圖轉移導致紛爭出現的責任,同時希望以巨額賠款當作向國民交代的政績。最後一點尤其重要,代表會議並非各國領袖之間的交流,群眾的影響力亦足以左右國家決策。對當時的國家而言,帝國時代過去不久,這是從未出現的狀況。巴黎和會多被後世詬病,主持則認為可能是每個國家面對這種局面,不懂如何面對。
直至二次世界大戰,情況仍是如此。到了後期,日本戰況已急轉直下,卻一直沒有投降,其實是因為已經法停下。報喜不報悲的帝國宣傳機器仍在運轉,國民受到煽動,情緒持續高漲。兩國戰爭出現時,本來雙方都可以是施暴者,但透過抹黑對方暴行,民眾只會以為自己是受害者。仇恨一旦激起,戰爭就會變得合理。這種氣氛之下,整個日本陷入狂熱,已經很難保持理性或反思,哪怕國家宣佈投降,民眾恐怕亦接受不了。
由此可見,煽動仇恨的威力何其巨大。
遺憾的是,從二戰到現代,這種技倆屢試不爽,日本與中國長久以來的矛盾也源於此。中國拼命渲染日本侵略如何十惡不赦,讓國民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倒不知是怎樣的初心),試圖藉此凝聚民族情緒,延續仇恨。而日本採用迴避態度,即使有道歉行為,卻無道歉應有的真誠態度——在意情感與道德實在是中華文化的特色。
這種說法未免空泛,真誠,其實就是要承認罪行。如果一方不斷指控敵國,另一方從未正式承認所犯的罪行,就永遠無法到達和解的終點。如果要緩和這種拉鋸情況,則要令指控有事實依據,使對方不能反駁,而另一方亦在真相大白後得以自證清白,為被抹黑的部份辯解,為確實犯過的罪行道歉。
而這一切,必須以真相為基礎。
整集最後總結得很好:
「有時可能有很多爭議或不同立場,未必可以化解,但我們希望有真相為基礎。在互相明白對不方能完全被消滅的基礎上,能夠和而不同。」
畢竟,就算是死對頭,只要身處同一世界,仍要設法共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