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過,覺得
一、OOC(Out of Character)
一般指二次創作的角色形象不符合原作形象,例如角色性格與原作不符、角色做出與原作行徑不符的決定等等,簡單來說就是「角色偏離原作的情況」。
個人定義:每個人對人物的解讀各異,在更改人物遭遇、抉擇乃至結局的情況下,同人必然OOC。但是,對角色的解讀並非相對概念,只是準則沒那麼具體而已。如果角色做出有違原作性格的行為,同人作者需要在故事中向讀者清楚交待原因一一「同人作者是否需要解釋」及「需要解釋到哪種程度」就是那把尺。解釋不足就會不合理,令人覺得偏離原作,或者同樣是偏離,有些令人拍案叫絕,有的卻不敢苟同,分別則在於是解釋是否足夠與合理(當然,此亦因人而異),這是判斷角色是否OOC的動態標準。在此定義下,那篇同人的寶玉對我來說確實有點OOC。
二、原作
角色登場的作品,如果是大長篇(例如One Piece、火影忍者)或企劃類(主要指BangDream、Lovelive這類ACG企劃)則更複雜了,這種原作龐大且不穩定,比如小說已包含作者、編輯、出版社的角力,在企劃之中,還有遊戲劇本、注資公司、聲優、演員、畫師等等,當中每個部份都有機會影響人物建構。所以有機會要說清楚是哪種媒體、刊本或年份,比如「特指手遊版本」、「包括正傳及前傳漫畫」。
二、原作人物
稱之為「原型」會有歧義,比喻作「」或「」似乎比較好。不管創作靈感來自哪裡,「原作人物」就是投產面世的第一個版本。由於角色不斷演化(續集、大長篇或企劃類更甚),當我們提及「原作人物」時,指的是「從某處截取而來的靜態平面」,可以來自特定時間點(冊數 / 集數 / 故事時間線),或是包含指定時間或階段跨度(例如「主角還是新手的時期」、「大觀園時期」),比如官方設定的外觀、人物在故事中的實質行為與選擇、模板性格部份、由於人物決定而面臨的結局。就算我們在談「整個人物」,終究也是原作面世那刻的人物Snapshot(抓拍),畢竟原作者也會寫出OOC的作品。
三、人物内核
人物雖然不斷演化流動,應該還是有不變的部份,比如郭靖的忠厚、黃蓉的聰明。既是人物,就會有刻板面譜化的部份。當然,不是說毫無變化的機會,也許《射雕》同人可以寫出「郭靖被楊康多騙一百次後也變得工心計了」,作者要給出相當充份而富說服力的理由(個人覺得難度實在很高就是了w)。這亦帶出第二個問題:工心計的郭靖還是郭靖嗎?
四、人物
人物再真實也好,亦是對現有的模擬。既然如此,便削去血肉、留下骨架,找出近乎原型的設計,即「刻板面譜化的部份」——這是支撐人物的核心框架,要是動搖了,讀者便會懷疑其真確性(「那到底還是不是他?」)所以,個人觀點是模板部份應該有些地方要保留下來,儘量與原作重合,至於如何劃線、保留甚麼,則未有定論。照理來說,同人作者只要保留人物的模板部份,使之儘量貼近原作,輔以充份而合理的解釋,身為原作及同人讀者的我就能接受同人作品。
題外話,以的囊括度來看,將千萬副面孔歸納為16個類型,可以說是簡化人格的理論,亦是極其貼近現實的模版,方便固定人物而不至於過份偏平。所以我才覺得可將MBTI當作分析或建構人物的工具。
回到個人解讀部份。
哪些元素會影響我對人物的解讀?如果將「個人解讀」當作箱子,裡面會放著原作人物、主流的二設形象、同人作者的解讀,三者關係糾結:
原作人物除了是Snapshot,經過我的濾鏡後大概已經出現扭曲。
主流的二設形象足以影響同人作者的編排及個人解讀,兩者未必重合,比如曉美焰的二設形象有機會是Stalker,可能有作者這樣寫,個人來說不能接受,那我便會認為同人OOC了。
同人作者的解讀會受前兩項影響,結合作者的「個人解讀」,揉合成有別兩者的東西。
在企劃類或大長篇作品中,讀者的主流解讀有機會反過來塑造原作角色。
簡單來說,箱子裡的元素會互相打架,有時相輔相成,而我對角色的解讀,視乎哪種元素力量更大。覺得紅樓同人的寶玉OOC,主要因為原作前八十回的影響力壓倒一切,同人改為寶玉做官保賈府,一下扭轉了原作中舉人後出家的結局,而解釋只是寶釵與黛玉的勸學。也許「前世」與現實走向的印證很有說服力,但寶釵要說動的是尚在大觀園當紈絝子弟的寶玉,我很懷疑他能否聽進去。原作人物的力量在箱中稱霸,把同人作者的解讀擠到一旁,所以才會出現難以消化的違和感。
問題解決,短時間內不想燒腦了(笑)
另外,寫的過程遇上這篇討論,感覺滿有趣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