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這個筆記軟件很多人討論,本來一直留意的Youtuber都在談論Notion,約莫在1至2個月前,焦點卻微妙轉向了Roam Research。然而,比起Notion,Roam可以說簡陋得多了——沒有電話應用程式、沒有完整的收費計劃(近期推出了卻滿貴的)、速度不算快,整個應用程式還在測試階段,卻讓那麼多人感興趣,實在很值得研究。
關於Roam的使用方式和原理,個人覺得這篇介紹很不錯,作者也附上影片示範:Roam: Why I Love It and How I Use It
還有這篇難得的繁體中文介紹:Roam Research 解放思考自由的網絡狀筆記工具,全圖解教學
嘗試之後發現事情更有趣了,這個工具超難用好嗎XD
對記事為主的用戶來說,如果由Evernote轉到Onenote或Notion之類的軟件,其實不算困難,除了格式容易錯位、筆記本層級不同之外,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版面。如果轉到Roam Research則會發現很難上手,誠然,這個工具的版面有別於常見筆記工具,登入之後只有「當日紀錄」(Daily log)的筆記,不設目錄或任何資料夾,加上雙向連結(backlink)功能,實在需要時間習慣與學習。
讓人感興趣的地方正在於此。Roam Research或類似工具採用了聯想式網絡,扭轉了按時順序及線性階層的組織思維,卻似乎更貼近真實的思考狀態。常見的筆記多設有資料夾功能(Onenote則是模仿實體筆記設有章節),假定了使用者從一開始便清楚筆記的每個層級,然後分門別類得井井有條。實際上,思考總是散漫無序,甚至跳來跳去,不可能先有層級而後有內容,而是恰好相反。另一方面,好的文章固然需要條理分明,但總是以作者希望傳遞的訊息為基礎。Roam Research的優點正是鼓勵先有內容而稍後整理、分類,讓使用者在無壓力的情況下盡可能記下思緒與念頭,那就能確保重要的文章訊息得以保留。
這種思路感覺很合理,卻跟常見的筆記法次序反轉了,才顯得難以理解。這種情況本身就很有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