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直接體現思維,討論出色的重點不在於技巧,在於大腦的運轉方式與速度。所以經常懷疑文憑試卷四的意義何在,既然重點在考生的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題目就不要選得千奇百趣啊(比如標語設計和協作舉辦活動之類)。不少人只是操練簡單話術(全稱插話技術)便去考試,到底能考核些甚麼呢。與其操卷還不如多看幾遍這類節目,說不定進步更大。本來卷四就跟中文科沒甚麼關係……這是題外話了。
這種節目形式實在有趣,很喜歡旁觀別人的討論過程,這種情況才能發現話題流向,分清哪種情況是答非所問或一針見血,還有時間思考講者的觀點。要是讓我參與其中,肯定將腦袋一大半容量分去抑壓緊張,也就沒有餘力清晰思考了,所以覺得這些嘉賓能夠參與節目討論實在很厲害。
另外一個有趣之處在於主持人,三言兩語就能梳理討論方向,實在非常厲害。這次出現的術語比上集少很多,似乎討論的過程更考驗思維與歸納能力,而運用術語則可包裝(非貶義)複雜的概念,方便概括,讓人長話短說。
經常以「對政治不感興趣」自居,於是很關心第一條問題XD
究竟人有沒有責任關心政治,其實也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大概討論的方向就是:
- 有義務關心政治,這是公民責任
- 有關心政治的權利,即有權不執行權利
- 跟健康的概念類似,可以不關心政治,但有這種需要(你唔搞政治,政治都會搞你)
另一方面,答題人也會考慮不同目的,比如關心政治是「為了他人」、「為了自己」,抑或「為了社會」。
借題發揮一句,觀點可從多方面切入,上下左右或高低深淺,鏡頭適時拉遠,又能看到不同的效果。面對問題塞住思路,斷言答案只有一個,往往就會錯失很多風景。
個人傾向權利與需要的說法,之前在一篇關於暴政的筆記看到這句話:
人民有權決定自己何時加入以及退出運動。這是人們保有私人領域的能力。能夠根據自由意志,決定以及分析是否行動,這樣才算是一個自由的社會。
對我來說,政治參與亦是如此,有人關心政治、願意投入精力改善現狀當然是理想情況,卻不代表要因而怪責不去作出同樣行動的人。
之前看到顧隨先生說自己「晝夜思量千條計,明朝依舊磨豆腐」,我可能是相反情況。時事內容跟數學題帶來的觀感差不多,實在提不起興趣,但政治環境迫得人不得安寧,不去思量不可。更多時候,對於「關心政治」就處於一種拉鋸的矛盾狀態,也對,有誰不是掙扎著前行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