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7日星期日

《Tuesdays with Morrie》Mitch Albom

實在很好奇內容,但沒有耐性認真把書看完,就去聽有聲書了。基本上是老生常談的事情,不是特別沉悶(可能因為開了1.5倍速),也算不上好看,看到Goodreads這段評論滿有同感的:

it was like stapling together eighty greeting cards and reading them straight through.

個人不討厭這類書,但確實是有點讓人吃不消啦w

這本書要傳達的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害怕死亡」、「愛能戰勝一切」之類,也就是那些永遠不會錯的道理。不過,就像長輩對年輕人說「你要〇〇,不然會後悔的,長大一點就明白了」,無論是否真正屬於智者的告誡,能聽進去的寥寥可數,註定花費的青春與人情還是會消耗掉。

說教必須存在,亦有其價值,但我總覺得金科玉律依然只是空泛道理,這類事情經過親身經歷或得到教訓後,才能成為傷痕刻在心上,成為真切的體會。

話說回來,這本書似乎以真人真事改編,也就是說,星期二的課堂與Morrie的那些話都曾發生過(不論原型是怎樣的面目),一旦想到曾經真的有位教授被漸凍症侵蝕軀體,依然要在死神光臨前努力說出肺腑之言,再看greeting cards的比喻,就不是很能笑出來了。

書本描述與親眼目睹的距離固然很遠,親眼目睹與親身經歷又相隔了千萬層。疾病與死亡,就算是假想代入(例如這種情況),也還是很難勇敢面對的課題。如此,說道理的價值在哪裡呢?也許就是在重要的事物註定耗盡以前,喚醒挽救的欲望。

那樣也許還會更痛苦,但原理還是相似的:

The pointed guilt is more painful, but easier to replace with intrinsic motivatio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