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星期日

Johnny the Godling


最近沉迷看The Witcher 3的playthrough。必須一提Ciri真的很正。

滿喜歡The Witcher 3的故事和設定,要是親自玩的話大概會對打怪和無限接任務失去耐性,現在看著playthrough感覺就很好,回想起來,我從小就不愛打機,而是喜歡看著表哥玩LF2……不用解說也沒問題,反正我只想看故事。

Johnny實在很可愛啊。Godling似乎是職責類似土地公的地精?算了這不重要。見識過壓榨農民還裝得一臉親民的領主、略顯陳腔濫調的虛偽神父、樹上隨風飄蕩的死屍,顯得這隻godling更純良了。「You helped me, and I'm no boor」,簡單的相助與報恩,往往在黑暗世道裡更為難得。

001

002

同樣,正如Youtube某個評論,those kids kept the promise, aren't they honourable?

已諾必誠,自然是高尚行為。

2019年9月22日星期日

扮裝

三言二拍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
  • 探索扮裝的意義
    • 服飾成為體現禮法(階級、男尊女卑)的符號系統
      • 可見於冠服制度,如喪服、衣裳鞋履等
      • 古人認為服妖乃亡國之兆
    • 扮裝之性 / 別(生理 / 社會性別)符號意義
      • 服飾為能指(signifier),背後象徵抽象的禮法(所指,signified)
      • 如此,換性扮裝便以此制度為前提,改變身份以對外溝通
  • 三言二拍的扮裝類型分析
    • 三言二拍「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詩教喻世功能
    • 以道德評判角度作文本分析
    • 按裝扮動機分類型
      • 倫理型,出於孝心
      • 自我實踐型,出於追求理想
      • 縱慾型,幾乎全為男扮女裝
  • 扮裝呈現的性別差異
    • 男扮女裝,則多半成了游離道德以外的雙性人
      • 中國對美男子的想像亦是陰柔、接近女子
      • 此裝扮在於利用自身外貌,繼續以生理性徵宰制女性
    • 女扮男裝,則肩負男子社會規範,同時要堅守女德
      • 打破女性的「節烈」限制,實踐理想,發揮個人魅力
引用的例子比內文有趣得多,老實說,三言二拍有些故事很沉悶,論文抽出幾篇變裝相關的故事作撮要,看得很愉快。


飄飄巾幘,覆著兩鬢青絲;窄窄靴鞋,套著一雙玉筍。上馬衣裁成短後,蠻獅帶粧就偏垂。囊一張玉葩弓,想開時,舒臂扭腰多體態;插幾枝雁翎箭,看放處,猿啼鵰落逞高強。爭羨道,能文善武的小郎君!怎知是,女扮男粧的喬秀士?

這篇看了一半已經能夠找到不少古裝百合小說的影子,聞俊卿真是不得了,能文能武顏又好,完全是駙馬文女主角的級別。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將苑.將材

古將隨筆
古將續筆


跟朋友談及太子站義士,他說了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兩人一陣慨嘆。
今日順著去Google一下,發現這兩篇文章。內容滿有趣的,除了略加解釋每種將材,還舉了例子,可惜找不到論騎將、猛將、大將的古將再筆。



諸葛亮《將苑.將材》
夫將材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
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
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
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罰不擇貴,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
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
氣凌三軍,志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
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我也同意「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是將軍的基本技能,如果濫殺無辜又不能體恤部下,還未開戰已被殺死了。看《三國演義》時才發現,被迫至末路而反的部下其實很多,真正忠心(或是愚忠,此處不論)的軍士反屬少數。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能服人,但確實很困難。開戰之時,殺戮不能避免,就很難再站在道德高地。成為仁將的難度在於要精通兵法,還要深諳治理方式、安撫軍士百姓之道,這算是治戎、理民的範疇了,所以作者覺得諸葛亮可算仁將。

「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原來指的是義將。這四句著實好,反覆誦讀,越覺暢快。作者選關雲長為義將,自然合適。陳壽說關羽有國士之風,然剛而自矜,不過換個角度,這種自矜正是其風骨所在。我總是仰慕關羽,大抵是嚮往這種義將的特質。

禮將+仁將是否就等於儒將呢?對行軍打仗之人來說,「貴而不驕,勝而不恃」似乎有點難度。

正如作者所言,其實有不少都是為將者應有的特質。術業有專攻,每個人偏好、才能各異,因而擁有不同風格,卻非成了義將就不能作騎將。不過身為分類/比較廚,我還是很喜歡看這類評論啦。

2019年9月16日星期一

鐸雅《喜相逢》

原文:https://www.yamibo.com/novel/145053

鐸雅的作品都是精品,值得一看再看。讀者多尊稱鐸雅上神,多半由於此人文筆故事出神入化,在百合小說叢中尤為出眾之故。誠然,鐸雅別具才思,能輕鬆駕馭不同風格的長短篇(可惜長文皆坑),竊以為放諸一眾網文乃至小說作者之中,也毫不遜色。以前讀過的幾篇作品各異其趣,亦多有相通之處——世界觀共通、行文風流灑脫、寫情點到即止、配對十有八九是老實木頭 x 眉目如畫小蘿莉,《喜相逢》亦是如此。


《喜相逢》屬原創短篇,背景是帶有中國古代元素的架空世界,朝政架構富唐代風格,巿井江湖又頗具明清小說特色。與《綺淑英豪傳》、《凡胎》時代未必相同,但地理大抵共通,文中外三州、靈州等地亦在其他小說出現。鐸雅隨性,要是高興了,便將文中世界掀起一小角,任由讀者欣賞、猜度,偏偏一應名稱俱改頭換面,或是捏造而來,再三推測仍難以窺見全貌,雖說難得真相令人心癢,這般猶抱琵琶半遮面,正是鐸雅小說世界觀的魅力。


從文筆來看,鐸雅多半隨性風流,詩詞典故隨手拈來,足見文學根柢之深,用字不拘一格,創作新詞亦不顯突兀,更見才情之高。同樣是江湖歷險、暗潮洶湧,《喜相逢》並無牽涉特務機關青寮,比之《綺淑》、《碧玉刀》少了幾分煞氣,寫的又是長秋風光、江南一夢,縱然金枝玉葉落難危機重重,亦平添幾分旖旎。比如黎縣鄉婦唱歌謠:「葉較花紅,秋似春深」,分明已值深秋,卻無蕭瑟景致,以秋比春,竟不見失色。又比如小蘿莉初出場的描述:



一乘二抬玲瓏小轎顫顫巍巍被抬進了內院,內院裡桂花正好,滿墜枝頭,不經這一刮蹭,夕光裡紛紛搖落在轎頂轎幔上,晃眼是一塊應時令的琉璃掛絲糕點,極安穩矜貴地被安放在院子中央。

那小孩一出場便在「錦繡堆裡」,坐的又是桂花糕般的轎子,通篇描述不見「甜」字,亦可感受小女孩的可人之處。妙句太多,不能盡錄。用詞新鮮浪漫,已令人佩服,而且用得恰到好處、毫不費力,最是難能可貴。


讀鐸雅小說,宛如信步閒庭,邊走邊拈花惹草,多少有點漫不經心。劇情由淺入深,起初是一派風花雪月,人物、背景看似無關緊要,其後因緣際會,撞出種種巧合或命中注定,然後層層剝開,方見陰謀詭計、故事主線深藏其中。此文亦如是,故事以小鐵判李凡敗於萩花刀身死開始,接著是李穆清背棄妻子一躍龍門,然後回溯過往,又提及其父李荃友如何撿了這「妻子」回來。繞了一圈,方交待江雁儂千里送孤女後分別的故事(怪不得華川點戲時看得津津有味),間或插入胭脂堤女子的軼事,中途又描寫郝停雲與禇鳯軒的基情,還有素娘一片痴心錯付,最終才回到別後相逢的大團圓結局。郝停雲、禇鳯軒、素娘三人的糾纏格外精彩,起初以為郝停雲耽於酒色,對素娘一往情深,直至悅來樓上對質之時,素娘出現,此為一轉。郝停雲希望素娘捨生取義,此亦一轉。素娘心懷不甘點醒夫君,才發現「一向皮厚亦著實慚愧」竟是天大的伏筆,又為一轉。回首半生,原來無法割捨的不是溫香軟玉以手暖盅,而是一句「這位仁兄恁沒志氣」。鐸雅在此收筆實在恰到好處,與《碧玉刀》這段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陸么想到那天夜裡,趙聃站在裴世元屍床邊,緊眉凝望,說了半句:這二十餘年,......
砸下半顆淚來,當場老了下去。
那年初為裴府西席,趙聃風華正茂,裴世元不過八歲孩童。
峰迴路轉之際,更覺柳暗花明、餘韻無窮。

看百合小說,作者讀者難免囿於女主角之間的情感,忽視其他。但若要寫情,當寫一切情,無論性別、形式、對錯,甚至不宜以約定俗成的名詞加以定義。江雁儂華川之間的情、郝停雲禇鳯軒素娘三人之情、輕羽門師徒之情亦然,只要真摯,就能令人感動。很喜歡小華川對郝停雲說的這句:「天下多大,你能看多遠?為一個生人,辜負兩個至親,值得嗎?」宛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七海燈子最終明白「喜歡就是作出選擇」,郝停雲沒這福份,懵懵懂懂,至死方悟。沒錯,喜歡就是選擇心頭所好,然後明白自己將為此有所捨、有所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坦然處之便是。所以停雲釋懷,素娘自盡,縱然心不服亦情願,沒甚麼好怨的。


當然,身為百合愛好者,百合還是主菜。從《金絲雀》、《佩拉瑟卡夫人》,到《綺淑英豪傳》,CP配對基調都是木頭x蘿莉,然後再作變奏。江雁儂雖木訥,始終是保持警惕的盡責女鏢師,辦事不含糊,幾次描寫她使十七路萩花刀都颯爽帥氣。也許比起那錦繡堆裡的鬼靈精,是有那麼一點呆,卻也實在。她頭到尾也不去計較華川的身份,即使心有所疑、面臨同伴反戈,亦只貼身保護好華川。盡本份到這個地步,著實難得,怪不得可以打動那個不願信人的小女孩。歷劫之後,臨近狀元橋,兩人舟中並坐,小華川坦白一切,說自己希望跟著江雁儂,她只認真回絕,還要逐一解釋原因,說要賺錢、要過安穩日子,讀之只覺生氣又不忍氣。正如鐸雅所言,「這天最有情、最無情,都莫過於掏心掏肺的大實話」,費盡力氣憋出來的話,總是動人,也總是很笨。不難理解為何這類木頭要配個眉目如畫的小蘿莉,老馬不願跑便要鞭策,木頭推不動了,總得有個爛漫率性的女孩說著「真矯情!」,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華川有出息,明白心中所好,能夠果斷取捨,應得此完美結局。

兩人往京城方向看去,竟是京城內數處火光沖天。
回首兩兩再相望,其實三千世界,萬里河山,不過快意亭前一隅月光。
華川望江雁儂笑道:得走了,路上再矯情吧。再遲些,怕就趕不上寧州的春天了。
這個結局著實浪漫,近日紛擾不斷,我竟也忘了自己素來嚮往這種率性灑脫。人生苦短,重要的不去辜負,捨下的無需追悔,便也不枉了。

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

《殊途同歸去》幻想廢人

CP:《倚天屠龍記》趙敏 x 周芷若

這篇敏若同人應該是目前看過最好的一篇。非常精彩,應該也會重看。

我像沿途欣赏风景的旅客,视觉大饱眼福,悄然间,铁轨分叉迈上了另一条路,从山阳处转向山阴,山还是那些山,但景色不同。我对倚天这个故事的本体——家仇国恨、爱恨取舍、跌宕剧情,体会均不变,只是呈现出这些的人从无忌郡主,变为了郡主掌门。

正如這段評論,這篇對原著把握得很好,文風貼近原著而有自己的意思,以更平淡的口吻敍事,少了些血氣多了點柔腸,而且劇情不會偏離原作太多。

「兩儀相生相合,便是陰陽互濟,陰陽雖相剋,實則殊途同歸。」

我這種俗人只能想到「gal game選項不同但觸發同樣事件」的比喻,上面這位的境界高多了,而且同山不同景的意象真的很貼切。比如,還是以我最愛的搶婚為例,趙敏受傷後奔出城外,向張無忌指明方向,張教主真的聽她勸而獨自離開了。妙處在於人物的「一念之差」,只因一句話而改變決定,然後劇情與隨之變化,相救之人由張無忌變成周芷若,後面與王保保、汝陽王的對峙卻照樣發生,二人由此遭了劫難,因而得以互訴衷情——正如評者所言,這個故事的本體依然不變。如此看來,作者既做了改動,但劇情和內涵大抵不會有極大變動,某程度上也是一種殊途同歸。

這段是周芷若反思九陰真經心法時的感悟,看到這裡,就覺得這篇敏若同人以「殊途同歸去」 很有意思。趙敏與周芷若向來是紅白玫瑰的黨爭經典,從「燦若玫瑰秀似芝蘭」,到兩人的謀算和對待愛情的方式,其實都截然不同。小時候特別喜歡趙敏,周芷若的部份往往跳過,一時之間也不好舉例。但作者提到一點,那就是周芷若很沒安全感,用現在的話來說「很缺愛」,因為她自由失怙,張三丰又把她丟到峨嵋派,而在滅絕師太的領導下,峨嵋派就像管理不善的舞蹈組,勾心鬥角,就是力求自保也不容易,所以她比趙敏在愛情方面更不自信,更害怕失去。反觀趙敏,肯定平日由汝陽王跟王保保寵壞了,怎麼任性怎麼來,只有這樣的姑娘才能有持無恐,昂揚道出「我偏要勉強」。

周趙二人有時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有時又各有千秋各有其美。即使最喜歡黃蓉,她給我的遺憾也沒那麼深刻,可以每次看倚天都覺得趙敏和周芷若在一起就好了,縱是殊途,卻得以同歸,那就是最好最幸福的事了。感謝作者。

2019年9月10日星期二

クロの日、一週年

每次生起「國難當前禁止娛樂」的念頭,就更加要放鬆自己。

6號那天看到有人提及クロの日,才發現追看少歌已是一年前的事了。提到クロの日,自然要貼一下這場特別瘋的midnight revue www



現在重看,真是懷念那段時期。
我很珍惜主觀印象尚未形成前的觀影感受,比如最初三次的midnight revue,那時對麻帆姐和aiai一無所知,全因生放的歡樂氣氛才會追看;還有頭三集的動畫《少女歌劇》。當時底牌還沒亮出,仍在單元劇中故弄玄虛,一邊猜測劇情走向一邊期待超常展開。完全開放的無限可能,任由想像飛舞、失控、脫軌。無責任妄想總是令人愉快。即使現在回憶,依然殘留充滿未知的新鮮感,不過初見的欣喜與後來的回味始終還是有分別啊。

2019年9月3日星期二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in Concert



平日甚少見面的友人邀約,而且跟Harry Potter有關,草草瞥了標題一眼就欣然應諾,沒仔細看介紹。本以為是那種會打嗑睡的演奏會,沒想到是觀影大會。簡單來說就是放映會,不過所有BGM改由管弦樂團演奏,對我來說滿新穎的。可惜九展場地太空曠,(據朋友所說)音響裝置應該不太理想,反而不能突出現場演奏的魅力,很多時候感覺跟在電影院差不多,有時太投入劇情反而忘了要為樂團鼓掌。如果在大會堂那種大廳表演效果會更理想。

驚喜反而在一眾fans的反應,相信在場的人都對故事足夠熟悉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彩蛋或驚險場面,甚至在笑點出現前提早歡呼,很能讓人投入氣氛。臨近結局,到了天狼星重獲自由跟哈利單獨對話的名場面,前面幾行都有觀眾抬手抹淚。



現在重看故事,感慨良多,天狼星、鄧不利多、路平、弗雷都去世了,當年那些歡快片段多少帶了點陰霾。從第三集開始,劇情越來越黑暗,催狂魔越發猖狂,四處蠶食快樂,濫用私刑;佛地魔重生,地獄再臨;魔法部假仁假義,最終變成惡魔的傀儡。原來這些都不僅僅是故事。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只是無端聯想。

2019年9月2日星期一

託孤

「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之!」
孔明等泣拜於地曰:「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終於看到白帝城託孤,對我這種淚點低的人來說這段實在很動人。只談演義不理正史的話,我還是願意相信劉備對諸葛亮是真心的,畢竟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正如孫策讓張昭周瑜輔助孫權一樣,劉備必定是相信諸葛亮才決定託孤。再說臨終試探對劉備有何好處?讓諸葛亮帶著兩個兒子,山長水遠從成都趕來,萬一丞相聽罷直接說「行啊讓我取而代之」,接著被劉備埋伏的刀斧手劈死,法正也不在了,接下來還能指望誰去扶阿斗呢。

不過託孤確有其威力,諸葛亮後來心心念念的都是託孤與光復漢室,凡事親力親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為「報先帝知遇之恩」,可見劉備臨終的這段話多少形成一種心理壓力。一方面欣賞劉氏父子對諸葛亮的信任,還有丞相的忠義,另一方面也感歎這份責任之重,尤如泰山壓頂,卧龍歸隱從此無望。

於是莫名想到這段。


「你能不能去拯救還未被QB欺騙的那個我?」
「我答應你,我一定會救你。無論重複多少次,我都一定會保護你。

TV第十話的幾次輪迴中,小圓這句話影響最深,因為這個請求焰才會不斷一次又一次重複,只希望救下小圓。這份臨終請求讓焰重燃求生意志,同時也將她推向無盡的輪迴。

唯一的路標,何嘗不是一種束縛?